習氣對治

王驤陸上師

硬牛皮膠,以水化之,浸一日夜,不見軟化,不免躁急,甚至以為不靈,不知時節因緣,到時自化,只要不斷水。我人悟道,亦猶是也。牛皮膠,乃我之習氣,使終日在風乾處,日增其堅,雖億萬年不動也。水者,見性也,見性後,習氣始有化除之望。但不可旦夕見功也,更不可以一時見功而疑及根本,見異思遷,別謀道路也。故平時切不可斤斤於習氣上自生疑怖,我只釜底抽薪,先從心地法門下手,見性後,時時照顧到本來,不可鬆動,不可性急,自有融化之日。牛皮膠者,無情物也,此無情說法也,其誰聞乎?

 

余十數歲時,家鄉有老理髮員朱某,為我家理髮,歷至四代,其人無老態,久而不變,以榮辱得失不繫於懷。我見之,經三十餘年,幾如一日也。因思人世升沉,原無定義,心愈高,貪愈熾,名愈重,苦愈深。若居於高處,傾跌必重。彼終歲在下,心不食熾,從不虞有傾跌,即有,亦不過由地毯上跌至地板上耳,無傷也。我當學其恬退,然渠日日工作不輟也。

 

石住礙路,水住成腐,氣住則滯,血住為毒,心有所住而成見,見住而為執,此立我之根,遂成百病,一切業,由此叢生。彼此相因,而人事顛倒無窮矣。故以無住為貴,天下無過不去之事,所過不去者,皆各住所住而不通耳。

 

修道人最忌有爭,爭名爭利,生死之最堅固者也。高於我者,莫與爭名,下於我者,莫與爭利,等於我者,莫與爭能。爭則意氣生,是非起,世法尚不許,況出世法乎?

 

名心未死,莫為人師,如星火未熄,隨時可燃也。然而除法見為最難,維摩經法供養品有句云:不復起見是為最上法之供養。此世尊四十九年說無量法之總持也。

 

凡事定有因緣,法之盛衰,不在形表,應機應時若或使之矣。總之世事盡屬緣會,以緣會故無常,以無常故幻,以幻故不必取以為實,佛法又何嘗不是幻妄,惟幻盡而真空斯顯,若有未盡,毫釐之間,千山萬水,但終是服下毛頭許一切具足可貴可怪,不可方物,眾生昧之,二乘守之,菩薩證之,佛則了之,了知本來如是也。此事不用功固不見,用功亦不見。未明前,大皆都求得個有所見的,不知就此立了能見,能所既立,轉輾不見矣。但又非著力不可,更不是守空即是。先打除妄念,亦不是打除,只是頓息諸緣,直下無住,識得其本來如是。此本來者,不因妄念多寡,而有所增損變壞,似有關礙,實無關礙,既無關礙,則妄念者(即無明)又何莫非真性中之所顯,知而用之,即為妙用,不知而隨之,遂為業識茫茫未有了期。爾等試自問何如?

  1. 還怕無明否?
  2. 還隨無明否?
  3. 無明與真如為一抑為二?
  4. 於一切時,一切處,不因動靜而常見其在左右否?
果能如是,大可放下。「不放心」三個字最誤事,對人對己對法對境,全是毛病,以有對也,百病俱起矣。試於不放心處,將其心其事且任之,看是如何,結果也不過如此,畢竟求所得礙者,了不可得,如此暑熱,至百度以上,與六十度清涼之境,又有何別,以此度夏,豈不舒適。
 

 

 

學人自己最忌自己輕賤,先打個沒出息的主意,又安能向上以求徹了。故不可自視為鈍根,以為此生不能深造,有負佛的慈悲期望。但亦不可自視為利根,得一知半解,以為不過如此,轉生驕慢,遂以自誤。你看阿難一生多聞,何等聰明伶俐,到佛涅槃後,尚不得入門,後遇迦葉初狙,始得開悟。故利鈍是人的一時因緣,不從自性根本上解決,雖修至果劫,亦無所成。須知一切法都是引到一個目的地,要你眼正不走錯路,莫問快慢。倘錯了方向,譬如無的放矢,盡是盲走,快走又有何用,并且越快越遠,倒不如看準路線,雖走得慢,步步有效也。

 

法無定法,方便為妙,愚人死執,智者通之。蓋法無自性,因無常而變化,遂無定義。現因緣非一,如人有利鈍,時有久暫,機有早晚,功有淺深,所好有同異,體力有強弱,而習性有勤惰,故於一切人一切法,當隨緣而施,因對方地位而方便之,斯是大悲作用。

 

 

 

法源法園法緣法圓法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