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妙心疏自序

守培法師著

釋迦如來。應化世間。不為別事。為欲令眾生識得自己本來面目而已。我等眾生。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遺真。將奴作郎。妄起貪嗔。自招罪業。如蠶作繭。自縛自纏。無解脫時。愚者安愚。不求解脫。智者求解。不得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今之科學哲學。研究萬物之本原曰。唯心唯物。曰一元。二元。無有是處。吾佛教中。言萬物之本原。言之爛矣。但則。欲買無處買。欲賣無人要。良可慨耶。首楞嚴經。顯密圓通。頓漸俱備。印度國王。秘為至寶。禁止外傳。我國古德。謂之教網宏綱。禪門要關。余謂此經。非但是教網禪關。亦是破無始黑暗之明燈。照本來面目之寶鏡也。為本經詳明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二者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乃至人之五陰身。如何組織而成。人身之六根性。如何分別而有。如是種種奇談。要聞。非佛不能說。他教無所聞。諸經雖說。略而不詳。非若此經詳細分明譬喻而解說也。以此經對於世界眾生根本問題。有切體之關係故。古今諸大德沙門居士。咸喜研究。由唐迄今。註釋此經者。其人數百。其書數千。廣說略說。總說別說。節要說。談玄說。橫說豎說。順說逆說。無說不有。無微不至。更有何義而復著此疏耶。大藏之中。未疏之經。多且眾矣。不疏他而獨疏此。使繁者益繁。而缺者任缺。智者用心。宜如此乎。然乎此經之疏多矣。但已闡之經義固多。未闡之經義亦不少。嘗聞一字之義。海墨書而不能盡。況此十卷靈文。豈可疏盡乎。諸疏中非特闡揚經之微義不能盡。而經之大義亦未能盡。又不獨大義未能盡。而謬解經義者有之。疑而不能決者亦有之。

經云。阿難見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是為阿難請問三大問題。如來答復此三。而成此經。楞嚴十卷。不外此三問題明矣。從何至何為答妙奢摩他。從何至何為答三摩。從何至何為答禪那。如是大義。是經之綱要。首當發明。

從阿難請示起。至第四卷尚留觀聽止。此中佛答阿難最初方便。妙奢摩他之問。發明九法界虛幻不實之理。此即理經也。

從阿難請賜華屋之門起。至第九卷即魔王說止。此中佛答阿難三摩之問。發明十法界造因感果之事。此即行經也。

從罷座再來起。至第十卷不戀三界止。此中佛答阿難禪那之問。發明破五陰之魔境。此即證經也。

以上理。行。證。三經中。各有主要。
理經妙奢摩他為主。其中雖說三摩禪那。乃奢摩他中所具之三摩禪那也。
行經中以三摩為主。其中雖說奢摩禪那。乃三摩中所具之奢摩禪那也。
證經中以禪那為主。其中雖說奢摩他三摩。乃禪那中所具之奢摩他三摩也。
如是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三即一。一即三。其中主賓。非明眼者不能分別。如是經義。求於諸註。渺有發明者。

以是余謂經之大義。猶未顯盡也。阿難七求心處諸註謬為如來七處徵心
十二類生與十類生。乃生起與還滅之不同也。非有色。非無色。為眾生之真元。從此起妄。即生非有想。非無想。由有妄想。而有卵胎濕化。由卵胎濕化。而有有色。無色。有想。無想。故有十二類生也。眾生還滅。非有色。非無色不起妄。即無非有想。非無想。想無故。卵胎濕化亦無。胎卵濕化無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亦無。非有色非無色。離妄歸真。名為成佛。是故還滅。只有十類生也。諸註不解此義。謬除無色無想。而成十類也。

經云。流變三迭。一十百千。六根功德。各有一千二百。諸註不解流變之義。所解皆謬也

經云。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此解等覺所居之地位也。諸註謬為如來出涅槃。菩薩入涅槃。出入相交。名為等覺。如來不動道場。周遍十方。有何出入耶。如來出涅槃。與菩薩斷惑證真。有何關係乎。

經云。重重單複十二位。方盡妙覺。此釋妙覺義也。諸註不解單十。複十。二位之義。謬為單複合成十二種位次。

經云。上歷六十聖位。經中只有五十五位。諸註不明六十之義。謬以非位為位。湊成六十之數。如是等謬。諸註皆然。以是余謂謬解經義者有之。三漸次增進。有時以他為聖位。有時以他為非聖位。究竟是位非位。諸註不能決定。五十五位菩提路。考其修行位次。實有五十七位。諸註加減。疑惑不定。等覺妙覺。有時以為位次。有時以為非位次。究竟是位非位。諸註不能決定。諸大乘經。凡言菩薩修證位次。皆以十地為盡位。別說等覺妙覺。略露重修。義不明顯。是以學教者。對於等妙二覺。含含糊糊。不能切實明了。天台智者大師說。十地後有等覺。等覺後有妙覺。菩薩地盡於妙覺。賢首教亦學此說。後來學者。皆依此說。而忽略諸經。

本經對於等妙二覺。有分明指示。曰。覺際入交。名為等覺。重重單複十二位。方盡妙覺。義是從乾慧。十信。十住。十行。十向。煖。頂。忍。世第一。十地。此單十位之果地覺。名為等覺。復由金剛乾慧。金剛十信。乃至金剛十地。此複十位之果地覺。名曰妙覺。是故經云。重重單十複十二種位次盡。名為妙覺。瓔珞經云。等覺報修凡夫事。亦言等覺重修凡夫所修之聖位也。仁王經云。等覺以前伏煩惱。等覺後。以金剛智。方能斷煩惱。皆同此經等覺複修前位義也。諸家註疏。明知此經文義。不合台賢教義。而依台賢教義。強釋此經。以致百病叢生。余疏此經。不但欲糾正此經文義。亦欲糾正佛教全體教義也。如是等經文。諸註疏者。不得真像。亂起猜疑。聚訟紛紛。莫衷一是。此余所謂疑而不決者亦有之也。又法相宗學者。以此經文義多反彼宗。而謗此經是偽造。其實法相宗。不但反對此經。乃反對全體佛教也。以佛說一切法皆空。彼說一切法皆有故。有相法。是生死的根源。為佛法之大障礙。我佛出世。專為破此。今之佛徒。提倡法相。毀謗楞嚴。實即是提倡邪宗。毀謗正法。衲子不識邪正。以正作邪。以邪為正。而望佛教興盛。嗚呼悲哉。或問。佛教一切法空。不立一法。我觀一切經文。以及一切注疏。皆是名相。何言佛教反法相耶。答。佛經常說。佛法離一切相。離文字相。離言說相。此即表示佛法之真實相也。今人即以經文為佛法。而不知經文是佛法之註解。非佛法也。經文與佛法相差甚遠。而經之疏。則於佛法又遠之遠矣。佛說經文。表示佛法。猶如標月指。今人以經文為佛法。豈但不識佛法。亦復不識名相。猶如執指為月。豈但不識月。亦復不識指。自已執指迷月。而復毀捨指認月者。余於此者。安忍緘默而無言乎。經文既非佛法。然則。古人為何而解經文遠離佛法耶。爰上根利智者。終日行藏。語默動靜。無非佛法。不須經文解說。自然與佛法不相違背。若中根之士。不能親見佛法。必須經文說明。從經文而悟明佛法。若下根之人。非特不能親見佛法。亦復不能領會經文。於是古德曲垂方便。注解經文。俾下根者流。從注疏而會經文。從經文而悟明佛法。佛法以經文為門戶。經文以注疏為先導。則注疏於佛法不無小補焉。但注疏者。不了佛法。即不能解經文。是以注疏者。欲解經文。先須了知佛法。若畫竹者。胸有成竹。乃可畫竹。若胸無成竹。任筆成形。是竹非竹。自不能知。焉名為之畫竹者乎。至若未會經文。而強作注解者。此又不但不能闡明佛法。而反為經文作障礙。如畫竹者。不知竹是何物。濡筆塗鴉。示人曰竹。知者固不值一笑。而不知者即以彼為竹。轉以竹非為竹。迷人正見。莫勝於此。觀今之法相宗。多與此經相抵觸。然人不非法相。而獨非此經者。即不識真竹之類也。然法相雖非楞嚴。而楞嚴終不為所非。惟誤解楞嚴者。障礙楞嚴。又一人誤者。其障猶輕。一誤眾誤。其障至甚。是故余著此疏。以補前人之未備。而作後學之階梯。正為楞嚴除障礙。而顯佛法之真象。破世間之昏暗。見自己之本來也。若見真象者。吾疏亦非矣。此如佛說之經。如標月指。見佛法者必捨經文。若執經文為佛法者。猶如執指為月。讀者依疏而求經。見經者當捨疏。若執疏為經者。亦如執指迷月。殊違余願矣。夫余雖明諸疏之非。非欲廢棄諸疏也。如於長材指其寸朽。不以寸朽而棄長材。余之所得。亦從諸經中來也。古人開荒。余耕熟地。難易若此。不得謂余之智逾古人也。至余不疏他經者。以他經未生障礙。或已生障礙。未若此經之多故爾。此經疏於鎮江玉山超岸寺妙心精室。因以名妙心疏焉。

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佛誕日沙門守培印光疏後序

 

【教網宏綱】

佛教
大乘

小乘
頓超
漸次
(教)
頓超
漸次
佛乘
菩薩
(機)
緣覺
聲聞
無門
六度
(法)
十二因緣
四諦
般若
方等
(經)
起世因
阿含
涅槃攝此
華嚴攝此


人天攝此
法身
(常說)
勝應身
(後說)
(教主)
偏真身
(中說)
劣應身
(初說)

 

 

法源法園法緣法圓法援

Back<<卷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