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鑑禪師法寶壇經述旨

定慧品第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一)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種,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二)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三),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如淨名經云:直心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餡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師示眾云:善知識,道須通流,(四)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五)迷人漸契,悟人頓修,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六)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空住者,人之本性。(七)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八)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九)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指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十)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十一)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鼻舌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十二)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一)定慧一體至定慧等學,此分簡明透徹,世人每分定慧為二,遂有多少之分,此諍之所由起也,但真見性人,說一說二,均無不可。六祖以燈與光為喻,曰名雖有二,體本同一,其意可知。

(二)定慧二義一體不二者,如能力,能為表於事,其可見者也,力含於能之內,不可見者也,能為慧力為定,是一非二,我人修法時,先證三摩他得定也,而足以養慧,下座時施於人事,起三摩缽提,開慧也,而足以練定,是名定慧交資,故知是一。又心不惑曰定,知一切是幻而能不惑曰慧,可知定中有慧,慧即有定,故知非二。今言慧多定少,或曰定過於慧,皆方便說,非究竟義也。祖云:定慧等學,乃證後語,非初學者所知,況諍由疑而起,疑由未證而來,是以一切法貴在自悟,不由悟心入手,難以解決耳。

(三)一行三昧者:定慧等持之功也,非可言說,可言說者,即非三昧矣。昔某誤以不辨穢淨為無分別智者,此與無情木石何異,故迷執即可成顛。一行者,言一切處無不如是也。隨處定慧交資,打成一片,即是一行三昧。

(四)心不住法,道即通流,此二句,望諸仁終身服膺,然莫被服膺二字又法縛了也。試於不輕不重間護念之,此便是道,便是通流。又論本體,實無能住者,以自性中本無一法可得,一切善惡好醜,境與心,都屬幻影,雖是習氣,畢竟污染不得,繫縛不得,是以惡人無有變不好,發大心人,無不成佛者。又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可執成顛,此名作病,以心住於法也。凡不明心要,欲於坐禪中死求定相,最易中病,越用功,心越呆,不知所化,轉失般若靈機妙用。昔有馬祖坐禪求定,冀可成佛,南嶽大師磨磚成鏡以喻之,患其執取事相,不啟大機大用也。是以下手先令息妄,親見寂滅真如之實相,心本不有,何心可看,原本清淨,觀即不淨,以此為功,便立人我,不動不起,何異壓制。故皆不取,倘直下見性,頓得圓成,習氣業障,剎那間都無影響,就此念念勿失,打成一片,必如水之流通,或方或圓,或動或靜,隨器而轉,水之本性,終無變易,故云無滯,無滯則無一處不如是,故曰一行,雖處一切境而終無所受,故曰正受,此言三昧,總之法是借用,故無定法,是活用,故無不變,其主在我,此即流通之相也。

(五)人性自有利鈍句,應云人有利鈍,不必指性,以性無善惡,本不污染,何來利鈍。利鈍者,習氣解脫之不同耳。如心習於文字而疏於農事,則讀書為利,耕種為鈍矣。九法界自菩薩至地獄,佛性平等不二,以因緣不同,遂有賢愚利鈍之別,執取此說者,必自以為無佛性,永無成佛之希望,豈不殆哉。

(六)無念無相無住者,三而一也,以有念即立相,無相即不住,第對初學人,只可分晰言之。在未會通之前,要必指示其辦法。雖然,此在自悟,豈可教授哉。法性根本不能污染,故曰清淨法體,此貴在眼正,認得清,識得透,縱使一時迷惘,畢竟污染不得,非必以不起念不見相,為無住而名清淨也。識得本來,如人之一時迷醉,醒即來復,無增損也。不識本來,如凡夫雖不顛倒,終究是糊塗也。璞玉未雕,敢云非玉,只不能用耳。故以大覺為貴,自悟為尊,覺則對境自然解脫,心無繫縛,法見頓空,無念無相無住之妙用,一體完成矣。且法見雖空,而法性常存,念念明覺,不入斷滅,此自在解脫之大聖人也,故曰善能分別,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者,寂然不動之本體也。雖人比量,仍歸現量耳。

(七)心不染曰無念,言不染者,非無色無影之謂也。如色染紙,不能再去,是名曰染。若色染於水晶玻璃上,染時原非無,洗之則不有,但心又不同,非紙與水晶玻璃可比也。合境成影,此影畢竟是幻,以智慧解之,本來不染,故念而無念,有即不有,此名無念,倘作有無解,自錯猶可,更勸他人,則地獄有分,其慎之哉。人之本性四字,夾在中間,上下文氣反不順,或可刪去。但又可云:無住者,人之本性也。言無住即是本性之相也,下再言無住之法,較為明白。

(八)世事煩惱,盡由取實,果知一切本空,心不對酬矣,心既不起,法依何立。外相者,外魔也,心法者,內魔也,論者罪及於外相,以為外物不誘,心不動搖,遂以摒絕外緣為究竟,此二乘之劣見也。外相本來如是,形形總總,何礙於我,乃我自心攀緣,妄起分別,於物何尤。聖凡之別,中間只欠一主人公耳。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二句可刪,或改為入於斷滅句,因文既不順,義亦未顯,倘遇誤解,便以為死即斷滅矣,去之於文亦無礙耳。

(九)此節自迷不見又謗佛經下,意似未盡,讀者自己頓會可也。

(十)自性本無一法可得,本下可加一空字,言本空故無一法可得。

(十一)念者念真如本性,可加三字,云念者,念念不離真如本性,方合宗旨,以念真如本性,是念為能念,真如為所念,能所相對,若分為二,非清淨本體矣。要念念而不著念念,即是真如實相,常常不離也,是為體,而念為用矣,與下文方合。

(十二)不染萬境者,言雖接萬境而起見聞,終不污染也,以性本無雜無壞,常不動故,此所以名真性也,真者不生不滅,不同於幻境幻心之有生滅而虛妄也。故曰實相,又曰真如,又曰第一義諦。

 

 

 

法源法園法緣法圓法援
心中心法金剛上師上師論著上師開示紀念專輯

<<目錄  定慧品第四  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