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 菩薩戒、 菩薩行、楞嚴咒心
2002年4月7日共修

劉鐘穗老師講述 Christina Peng& Mendy Cheng
整理自錄音記錄

☆皈依

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在座的每一位同修過去世都曾皈依過三寶,否則今天便不能有如此好的因緣來到這裡,因此我們今生只不過是在補皈依而已。就好像若要重修或繼續修學分,都要重回學校重新註冊報到一樣。我們雖然過去世都跟佛、菩薩皈依過,或許也都受過戒,﹝每人所受的戒都不同,或許也有曾受過比丘戒﹞,但之後我們又和自家眷屬結了很多業緣,所以今生又回來重修。是來結法緣及解惡緣的。

從前在師父宣化上人那裡學到了學佛要有「正知」、「正見」。若沒有正知見便會繞很多迂迴的路,而無法脫出六道輪迴。以前師父曾解說過關於「善才童子五十三參」到處拜師的問題:他認為以善才童子的境界並非是在拜師父,而是去親近善知識,去暸解善知識的修學以增進自己的學識。但是現在的人卻將之誤解成多多益善,見一個法師便皈依一次、拜一次師。師父對此情況非常的反對,他曾告誡我們不要到處皈依結緣,只要皈依「佛、法、僧」三寶一次就夠了。重點是當我們想跟從善知識修行時,一定要慎重的觀察找尋自己要追隨的老師,然後認真的去學習。

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善知識是很多,但若要修學佛法一定要找對師父。楞嚴經上所說五十陰魔的境界很多。修法的人在學習時或有著魔的狀況,若師父著魔下地嶽,他的皈依弟子也要跟著下地嶽的。若依藏教的制度欲跟隨上師學法,得要通過很多考驗才行。顯教制度師父與徒弟也要互看三年才能決定是否要傳授教法。因此我們要審慎的選擇老師,若之前已有因緣已經皈依,便不需再去皈依了。

以前我最早想皈依智國老和尚,但老和尚認為我的因緣不在他那,未讓我皈依,並教導我繼續做佛事較重要,而皈依得視因緣,若皈依不修也沒用。後來我皈依了廣欽老和尚,老和尚往生之後,我為學法而來到美國跟隨師父宣公上人七年半,直到上人往生後,才去大陸尋找元音老上師為我的依止師,得上師傳授「心中心法」。大家在修法時,一定要抱著認真的態度去皈依你的依止師。

現在,在台灣大家都習慣稱出家人為師父,那是不正確的。我們應稱呼出家人為法師,年高德韶者稱和尚,年紀再大者為老和尚(老是尊稱),只有自己的皈依師才能稱「師父」。宣公師父曾規定在萬佛城要成為法師者,必須背三部大經,五部小經,並能講經說法才能稱法師。
(三藏法師是指「經」、「律」、「論」三者皆通稱為三藏法師)。

☆菩薩戒

一般的大道場在舉辦『水陸空大法會』時,都有傳授三壇大戒的儀式(包括比丘戒及菩薩戒)。在家居士可參加皈依及受五戒,若受過五戒後,若發心還可以再受菩薩戒。而出家眾在受沙彌戒後,要做懺摩儀式後可受比丘戒。等到這些戒都圓滿俱足後,才能受菩薩戒。現在的比丘、比丘尼們在受比丘戒的同時,都會趁著三壇大戒時,十方各地大法師都會到場的因緣關係,守菩薩戒者亦可再加受菩薩戒。在佛制裡,比丘要圓滿俱足戒後才可受菩薩戒。但在菩薩戒的戒條裡亦有說無論哪類眾生(包括虛空界的花神、樹神、草神及山河大地等),只要能聽懂傳戒法師所說的戒條便能受菩薩戒,因此大部份人都會願意報名受菩薩戒。但受戒前要先暸解這些戒條,知道要如何去守戒,否則若未能全懂就受戒,若一出戒壇便犯戒就不好了。因菩薩戒是舉心動念都算犯戒,是守「心戒」、守「心地法門」,所以較為嚴格。

凡受過戒者,所得戒體生生世世都會保護著你,因此今生在受比丘戒或菩薩戒時,能否得戒體很重要。若你受戒時,主法的法師德行不夠,或受戒者不夠真誠懺悔,真心受此戒體,便得不到戒體。若有得戒體,便會有許多瑞像及跡象。若你過去生受過菩薩戒,仍會有戒體保護(但你要先懂得何謂戒體)。我是在受完菩薩戒後才知道原來我從小就有戒體。

五戒是「殺」、「盜」、「淫」、「妄」、「酒」。每守一條戒便有五個護戒神,守五條戒就有二十五個護法戒神守護著我們。「楞嚴咒心」的偈誦說「八萬四千金剛眾,行住坐臥每隨身」、「不持齋者成持齋,不持戒者成持戒」。因持楞嚴咒的大法效應,讓我們(持楞嚴咒心者)即使尚未持戒,也能因咒力殊勝之消業而漸至清淨。尤其是犯了比丘戒的「四眾」、「八棄」等大戒都要唸「楞嚴咒」懺悔的。因此「楞嚴咒」是有極其殊勝效應的大咒。

現在大家在網路上便可看到「大藏經」,非常方便。但在家居士要特別注意!只可看「經」和「論」,而「律」部裡戒條部份,如比丘戒等出家人的戒條,不要去看。
(若是準備要受菩薩戒者,想先暸解菩薩戒的內容,可以看菩薩戒。)否則若是偷看也算犯「偷戒」!因在家居士並不了解那些戒條的真正含意及層次的區別,而隨意去評斷出家人的行為就很容易犯「謗僧」罪,受菩薩戒者舉心動念有犯戒意都算犯戒。

☆菩薩行

多年前我曾有機緣親自頂禮三拜証嚴法師。法師們一般只會接受一拜,而她欣然接受我的頂禮三拜,因她知道我視她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她等於是給我上了一課:印証了只要「心是菩薩心、行是菩薩行」,你便是個菩薩的化身。因此我常鼓勵大家,我們修「地藏法門」,便是一個「地藏菩薩」的分身,要以菩薩自居。若你受菩薩戒,便要以菩薩道、菩薩行為言行的範本。不能認為自己是個凡人,就可為所欲為。我們學佛要有正知見,不論修什麼法都要有個基本的認知:即「我們本具佛性」。有此認知後還要承當!元音老上師曾說過當今學佛人最大問題是在不敢承當。「若敢承當,當下就是」。在修學過程當中,若能念念之間都在修,隨時都可明心見性的,只是大家不敢承當。我們學佛要藉方便法及因緣「隨緣消舊業」來累積自己當菩薩的學分(「楞嚴經」上說往菩薩道上的修學是有次第的。連菩薩都有等級之分,從初地、入地直到十地菩薩後還有等覺,等覺之後還要經過金剛初地到金剛十地菩薩後才能到達妙覺,妙覺即是佛)。

當「地藏法門」修到一個程度後,你在通往佛法的道路該如何走,到時佛菩薩都會安排好。像我學悉曇字及修「心中心法」也都不是我預先想好的。尤其唸地藏聖號時每一句都是在度眾生,包括所有有形、無形的眾生,甚至於你的自性都度了。這是累積功德的事,等於在積內功修外德。因此我較重視帶著大家一起實修,實際的做功課。當一步步的累積起來後,你靜坐時才能進入狀況,否則坐著不是打瞌睡,就是打妄想坐不下去。

依藏教,修靜坐先要修「四加行」。元音老上師雖說「心中心法」不需要修「加行」,但我們還是要靠平常持咒、拜佛、拜懺及持佛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菩薩等)來累積福德因緣。如此修「心中心法」打坐才能順利的通過考驗,否則即使有心修法,上座時就障礙重重。因此鼓勵各位要好好把握因緣。

☆楞嚴咒心:

密咒的功效很快,唸七句「阿彌陀佛心咒」的功效相當於一千句「阿彌陀佛聖號」。因此能持咒者就盡量持咒。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每一部經都是為了那部經裡的咒而說的。如整部「楞嚴經」是為「楞嚴咒」而說的。此是佛在無見頂上放光所說的咒。要修學開大智慧、修「心中心法」最好都要加修「楞嚴咒心」,否則修法會很辛苦。尤其禪坐時會有很多境界產生。「楞嚴咒」及「楞嚴咒咒心」能為我們消障,並順利加持我們修法,唸了咒心再來修「心中心法」一座二小時就能坐得住。

憨山祖師說過:當修學行人修到種子翻騰進退不得時,唯有祕密持咒。這個咒便是「楞嚴咒」。經上說持誦「楞嚴咒」的利益效應,以佛的一言一句不重覆也是長到恆河沙劫都說不完。而家中有供奉「楞嚴咒」的地方,所有一切災障都不會來。在網站上欲修咒心的人,要先修一萬八千遍的「大輪金鋼陀羅尼」才可修咒心,(誦經持咒後加念「大輪金剛陀羅尼」二十一遍可當補闕圓滿真言)。在座者因緣殊勝能有緣來此共修,所以准予你們直接修「楞嚴咒心」。因此大家要把握住這麼好的因緣,鼓勵大家要勤念咒心,它的功德效益是不可思議的。

「楞嚴經」裡有個「楞嚴法」,設壇修法時若不出壇場日日夜夜的唸咒,你想要佛、菩薩現身加持灌頂受記也都不是難事。「心中心法」不建壇、沒儀軌也照樣可修,是方便中的大方便法。你若真心想修大法要出離,培積因緣,發心今生要修「心中心法」至少要坐滿一千座。。而且要一座二小時中途不可下座,否則就容易鬆懈,前功盡棄。

發心要研究「楞嚴經」的人,可先從師父宣化上人解釋「楞嚴經」的部份看起,再看其它的版本如守培法師的「楞嚴經妙心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