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楞嚴經」體會

三寶弟子

楞嚴經是與法華經齊名的一部大乘經典。許多大德都講:「開慧的楞嚴與成佛的法華」又說:「不讀法華﹐不知諸佛出世之苦心。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可見其重要性。

本經緣起於阿難尊者遭摩登伽女惑入婬室﹐世尊遣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前往搭救﹐始免於戒體被毀。多聞如阿難尊者﹐天天跟著釋迦牟尼佛修學﹐遇到境界尚不由自主﹐何況我們生於末世而欲習佛法者﹐雖讀經聞法﹐念佛打坐﹐仍不免煩惱習氣纏身﹐經常難與佛法相應。遇著不好的因緣﹐甚至成為外道魔眷﹐原因何在? 值得探究。

佛在經中先指出﹐如果修行人以「攀緣心」來修學﹐就永遠無法出三界而成就菩提之果﹐甚至可能墮入三途。這個攀緣心〈妄心〉 ﹐就是被一般人認為是自心的一種「自我意識」﹐雖無自體﹐但無始以來﹐不停的依其所著之外緣境界而生種種分別造作﹐行者如執著「妄心」和其所緣之境為實有﹐則輪迴於六道而不可出。

經佛的逐次剖析與開示﹐可以了解到構成凡夫見聞覺知系統的四科〈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其實全部都來自妄心的虛妄分別﹐依眾生不同業力顯現﹐並非實有。而其所從生出之本體﹐則為生佛所共的本覺 -「如來藏心」 ﹐是盡虛空遍法界﹐清淨湛然﹐無生無滅的。這是修學者須先知其存在﹐而後力求證入的「真心」。

對眾生而言﹐從清淨的覺海中﹐生出宇宙中的森羅萬象﹐是起因於最初的一念「覺明」﹐覺得有所明﹐把本來無分別的絕對境界﹐迷惑顛倒為能知所知相對的分別境界。從此虛妄造作出種種差別之相﹐輾轉成為世界﹐眾生﹐業果三種顛倒﹐虛妄相續不斷﹐形成一個接一個﹐永無休止的六道輪迴夢境。

能所相對的分別境界﹐是建立在眾生有個「我相」的基礎上。因此學習佛法﹐在理上講是返妄歸真的過程。須從「去除我相」上下功夫﹐如果能對境不起分別的妄心﹐自然「我相」泯除﹐沒有「能分別」的「我」和「所分別」的「境」﹐就不會起殺﹐盜﹐淫﹐妄等身口意的造作﹐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的因即能夠斷除﹐則清淨自性自然顯露。

本經後半部﹐佛所說的「四種清淨明誨」戒律﹐對於從「妄執我相」而枉作的種種業因及其果報﹐有極詳盡入理的說明。「五十種陰魔境界」﹐佛也闡述了由「我相」未盡而成為種種修行魔障的情形。

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實為多生造作出來之有為法﹐只是夢幻泡影﹐而非真實。所以佛說修行以「去除妄想﹐回復本覺」為因地發心﹐就能出六道而相應於如來藏果地之「不生不滅」。並非是在心意識上欲有所作為而得成就。因「如來藏心」乃眾生本有﹐非從外而得。圓覺經裡佛所說的一段話與此同意:「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因無始以來眾生的分別執著﹐使原本一體﹐絕對清淨的本覺﹐在事相上為五陰〈色﹐受﹐想﹐行﹐識〉所障蔽﹐並分開成為了眼﹐耳﹐鼻﹐舌﹐身﹐意﹐各自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起明暗﹐動靜﹐通塞﹐甜〈苦〉淡﹐合離﹐生滅種種分別﹐而成塵勞煩惱﹐所以才於菩提心不得自在﹐於如來藏中﹐得不到真實的受用。而真正佛的境界卻是自在無礙的。

基於「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依次第盡」的經文。佛慈悲的開示出「旋元自歸」的修行方法﹐就是要從凡夫的生死煩惱之根本 -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中﹐選擇一個其性圓通的根﹐一門深入﹐違逆其所緣之境界而修﹐配合清淨戒律﹐即能超越諸障﹐契入寂滅湛然的覺海而得解脫。經中特別指出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在念佛持咒時﹐以心念耳聞的方法﹐攝住六根不起妄念而證入三昧﹐是娑婆世界眾生最易成就的修持方法。

最近在悉曇網閱讀了守培法師和宣化上人的楞嚴經註解﹐了解到修行人如依此經起信解而後行證﹐可免於走冤枉路或是誤入歧途。佛法是離文字﹐言說﹐心緣諸相而講「唯證相嚏」的。對經文雖有體會也是未出心意識的範圍﹐順指觀月﹐所以還是要多多用功﹐持咒拜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