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鑑禪師法寶壇經述旨

妙行品第五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一)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卻生淨妄,(二)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三)若著心著淨,即障道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四)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五)

(一)行而曰妙,其圓可知,圓者,圓於心也,心能通達,行自無滯,體用同圓,斯即名妙,眾生與佛,一切相同,而獨不妙者,則自障之也。但既云自障,應可自通,障為眾生,通即成佛,只一間耳。未修人不知有障,已修人知而執取,執取者,非同世人之貪取也,乃厭惡之也,厭惡亦執取也,以厭惡故存一喜淨之心,此淨即成為妄。淨妄二字甚奇,初修人安得不驚怖而疑之,要知此乃極究竟處,非明本來,斷不能圓通其義也。心不可得,性若虛空,此中不著妄亦不著淨。如珠鑒照,漢來漢現,胡來胡現,然只一現耳,終不留影而礙及珠體也。人事紛紜,行行無礙,善惡是非,不是不知,應付隨緣,心無罣礙,此名不見,亦名不動。當下謂之坐,寂然名為禪,此品以妙行為名,乃一相三昧體中,起一行三昧之用耳。此二三昧,下再詳釋之。

(二)第一品言但用此心,此品正釋用心之妙,當參一妙字,云何名妙,云何方妙,悟解妙義,即屬妙行,妙者圓通也,惟通斯圓,惟圓斯妙,苟有半點著,即屬礙而不通,此品妙在淨妄淨縛等字,劣慧卻要生疑,不知妄無處所,淨亦安有處所,妄無形相,淨亦安有形相,著者是妄,即著淨亦妄也,此四字斬金截鐵,痛快淋漓,蓋著則不管是淨是妄,都屬於妄。初用功人,原不可不帶幾分專心,而專心與執著不同,如舟人行舟引縴,不是不著,不是不動,到即放下,舟到盡頭,雖欲不放下,亦不可得矣。故知在在處處,皆屬妙行,可以悟道,知心如幻下,若再如此知亦幻四字,其義較圓,以本淨是妙體,不著是妙用,體用兩不著,淨妄都不立,亦不是不動,不動者不廢一切而無住也。不即不離,乃名曰妙,又云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此一段應改云:雖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卻不立是非善惡過患等見,自性仍是不動,較為清晰,以不見二字,世人每誤作為不見不聞解,易落斷滅,是以見仍是見,惟見而心不執取我見耳,過影不留,不是無影,隨見隨空,法自圓淨,斯名正見妙行。

(三)道者,非道理之謂也,本也,體也,性也,凡未見道者,觀其多諍,即知之矣,應自凜覺矣。所謂不立文字者,以一切皆屬分外事,徒障道眼,故不取也,今正論道時,當如醫家論病配藥,用過即捨,斯與道合,會麼。

(四)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證自性不動名為禪,見境而動,與見境而不起,同一邊見,此不起云者,動靜不二,都無所染之謂也。坐者,言即如是也,切不可再如言說分別,稍著則坐又變為如何而起矣。內見之見字,最難形容,謂眼見耶,慧見耶,說見已是動矣。謂不見耶,或無所見耶,說不見則又已動矣。此見字如改為證字,較為活泛,然有可言說,已非第一義諦,是在自證有力,真到無著無住之境,於念念中自見清淨自性,自成佛道。

(五)著力在四個自字,可知求佛無益也。

 

 

 

法源法園法緣法圓法援
心中心法金剛上師上師論著上師開示紀念專輯

<<目錄  妙行品第五  下頁>>